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御窑博物院的“时光之旅”:当代篇
首页> 文化强国光明日报协同推广平台> 各地工作站> 景德镇 > 正文

御窑博物院的“时光之旅”:当代篇

来源:瓷都宣传2023-09-04 16:07

  窑火千年,长盛不息;陶瓷文化,历久弥新。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景德镇御窑厂遗址保护两次作出重要批示。2019年5月,总书记再次视察江西,留下“要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的殷殷嘱托,为景德镇发展标定了历史方位、擘画了美好蓝图。

  近年来,景德镇御窑博物院紧紧围绕“两地一中心”战略定位,以“考古御窑”“数字御窑”“文旅御窑”“国际御窑”四项发展目标为抓手,奋力打造传承与创新的文化交流新平台,着力发挥御窑文化在陶瓷文化交流中的核心作用,为景德镇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文化活力。今天,让我们继续探索御窑博物院,感受御窑文化的当代魅力。

  谱写文化传承新篇章

  景德镇是千年古镇、世界瓷都,堪称“世界陶瓷文化遗产样本区”,御窑厂遗址是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被纳入国家“十四五”重要大遗址名单、国家重点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列入国家试验区建设方案、国家“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等重点推进项目。加强对御窑遗址的保护、考古和修复对传承弘扬景德镇悠久的陶瓷文化、促进景德镇新型人文城市转型跨越和讲好“江西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加强御窑遗址保护力度。为保护好千年遗址,景德镇出台了《陶瓷文化传承创新条例》,实施景德镇大遗址保护计划,对160余处老窑址、108条老里弄进行抢救性保护;先后制定健全了《御窑博物院安全巡查制度》《文物仓库安全管理制度》《考古工地安全管理工作制度》等规章制度,确保文物保护有章可循,有制可依,同时加强人防物防,确保文物安全;积极推动一批文保项目顺利实施,“御窑厂明清制瓷作坊遗迹及瓷业文化堆积层保护展示项目”“御窑厂窑址数字化展示利用工程”即将验收,“御窑厂遗址黄老大窑、刘家窑本体保护修缮工程计划书”获得了国家文物局的立项批准。

  全面推进考古研究工作。御窑博物院规范考古及整理工作的管理,利用陶瓷考古信息管理系统使日常整理工作规范化。全面完成了各项田野考古工作任务,先后完成了三宝、胜利路东门头、老三中等地块的考古勘探工作,大力推进相关考古调查、勘探工作。加强考古整理工作,完成了御窑厂遗址2021年度考古发掘项目出土器物的清洗、分类、统计、重要器物标本的修复、标本的分型定式以及部分标本文字描述、拍照、科技检测、器物绘图及分期研究工作;完成2002-2004明清御窑考古整理工作、四大陶瓷品类的整理及分型描述工作,共计挑选标本1千余件、撰写描述3万余字,考古器物清绘图共计300件,有力推动了考古研究工作。

  强化陶瓷文物保护修复。御窑博物院努力在古陶瓷保护修复上下绣花功,让历史文物再焕“新颜”。探索应用3D打印纹饰补配、透明填充补配、以瓷补瓷补配3种新型修复方式进行器物修复,并达到良好效果。从事景德镇瓷器基因库建设工作的科研人员,采用知识图谱型数据库建设方式,规整梳理古陶瓷标本数据、藏品数据、基因数据、文献数据、考古出土数据、修复档案数据等,构建了古陶瓷基因知识库。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院长翁彦俊表示,景德镇古陶瓷基因库的设立,对构建陶瓷考古年代框架体系、研发古陶瓷鉴定方法、推动陶瓷数字藏品与文旅应用等方面都可产生积极作用,有助于我们向世界讲好中国瓷器故事。据悉,基因库一期数据库于6月已上线,已收录1372套、2412件标本的数十万条数据。此前,从长江口二号古船出水的3件清代同治时期的青花、粉彩标本被正式加入景德镇古陶瓷基因库。

  激活文旅发展新动能

  发挥文物价值,推进文旅融合,激活发展新动能。御窑博物馆被中国博物馆协会授予2022年度“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称号,2023年上半年参观人数超百万,打卡此地已经成为外地游客来景的新时尚。

  打造文化旅游核心项目。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的文化高地,御窑博物馆是景德镇打造“满城瓷器千座馆”文旅核心项目的最好证明,其文化属性丰厚,外形借鉴了景德镇传统“蛋形柴窑”,新老窑砖半圆拱形建筑交相辉映。美丽的“博物馆奇妙夜”,采用多套适应昼夜的灯光照明系统,与周边的大遗址公园和历史街区联动,再现御窑“瓷国明珠”和景德镇“窑火映夜”的胜景。馆内“御窑天下·青花秘境”展览更是吸引无数市民和游客驻足参观,馆藏明清御窑瓷碎片背后的故事值得探寻,让大家多了一份对制瓷工艺的崇敬。

  推动数字文旅建设应用。数字文旅新业态正在影响生活方式,“5G+文旅”、“人工智能+文旅”等智慧场景应用最大程度上延展了游客的认知感受,互动感深刻且强烈,御窑博物院正着力打造陶瓷艺术数字展览等一批沉浸式陶瓷文化体验项目,制作《青花秘境》线上展览、陶瓷主题游戏,让陶瓷文化“活”起来,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吸引国内外游客体验中国陶瓷文化。

  点亮陶瓷文化创意设计。“文物+文创+文旅”成为当前最受青睐的一种保护文物的方式,以“共情”“共有”“共享”为理念,挖掘文物内涵,点亮文化创意,推出原创IP,成为如今御窑博物院工作重点。以考古盲盒、修复包和彩绘白胎为体验手段的“碎碎鸭”,是基于御窑明代成化素三彩鸭形香薰所打造,依托动漫形象开发的“高岭侠”则代表了一群不分国籍、共同致力于陶瓷文化传承创新的守护者和弘扬者群体,未来还会有更多独居匠心的文化产品。

  共绘文明交流新画卷

  景德镇陶瓷具有国际性,把陶瓷作为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名片、重要符号和重要载体,持续提升对外传播能力,共绘文明交流新画卷,用国际化的语言来讲好御窑故事,让陶瓷文化更好“走出去”。

  建设陶瓷文化交流平台。充分发挥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联合国丝路联盟、国际友城联盟等平台作用,发起建设“国际瓷器研究联盟”,推动“古陶瓷保护与修复”ISO工作组和技术委员会、“瓷业遗产委员会”的申请设立。举办陶瓷学术讲座、御窑论坛,围绕“御窑考古与遗产保护”及“御窑文化与艺术创作”为主题召开“御景夜话”座谈会,架设互学互鉴、合作共赢的桥梁和纽带,让世界通过景德镇这个窗口更加真实、立体、全面地了解中国陶瓷文化。

  创作陶瓷文化传播精品。参与拍摄了非遗纪实电视节目《新生万物》,精心制作音乐MV“缠之恋”、《听御窑讲景德镇故事》《如果国宝会说话》系列视频、宣传片《御窑考古》《景德镇古陶瓷修复技艺》等一批陶瓷文化演艺精品,收获了大批文化“铁粉”,御窑博物院正努力以不同视角生动展示中国陶瓷文化魅力。

  培育陶瓷文化交流使者。为了吸引更多国内外“Z世代”用户参与陶瓷文化交流,御窑博物院正在挖掘培育一批陶瓷文化交流使者,围绕“Z时代”青年、属地高校留学生、青年优秀陶艺家等重点群体,通过短视频、微电影纪录他们在景工作和生活,讲述陶瓷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在海外平台传播推广,以瓷为媒,促进不同文明、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国际青年交流思想、互学互鉴、增进友谊。(作者:景轩青 郭思睿 高艺)

[ 责编:田媛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