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从库房到展厅,从馆藏物件到博物馆知识,让公众更多融入博物馆的发展,博物馆才有可能成为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们在讨论博物馆的力量时,往往垂青于数字化应用。如果我们进一步放宽视野,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新技术都可以被纳入博物馆的展陈或教育模式中,促进其更新和升级。
技术变革的确回答了“如何更有效地释放博物馆力量”这一问题,然而,如何拥有这种独特而强大的力量,同样是博物馆建设需要面对和解决的议题。所有的技术变革和提升都是“1”后面的“0”,如何成为真正合格的社会公共机构,才是所有“0”之前的“1”。
2008年起实施的公立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是中国的博物馆走向公众的开端,让更多观众回流到博物馆,博物馆才可能成为“城市会客厅”。以此为起点,博物馆应该“归还”更多空间给公众,拉近博物馆与公众的距离。令人欣喜的是,不同区域、不同性质的博物馆已经开始这样的尝试。
博物馆对接当下生活,不仅表现在具体的展览中,库房里的馆藏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不少博物馆已经有意识地扩充馆藏,从奥运火炬到抗疫装备,这些足以代表时代精神的当代物件都进入到博物馆的库房里。博物馆库房能否承载普通人的日常记忆呢?答案是肯定的。2021年是杭州博物馆建馆20周年,杭州博物馆启动“百万收藏”计划,面向市民征集1912年以来见证杭州城市变迁和生活变化的藏品。在杭州市民的积极响应下,博物馆仅在半年内就征集到照片、书信、票据、图书、邮票、用具等近4000件藏品。
一些博物馆把展厅“归还”给公众。近年的很多展览,在确保展品安全的前提下,通过陈列可以触摸的青铜器复制品、石器翻模浮雕或者有完善保护设置的标本储存柜等方式,拉近了博物馆与公众的距离。
成功的博物馆展览不应是独唱,而应是感同身受的大合唱。2021年洛阳博物馆举办的“上洛:新·乡土志系列展之一”,不仅展示了出土于洛阳的陶俑、经幢等古代文物,还将参观者熟悉的洛阳本地名物搬进了博物馆。洛阳第一拖拉机厂生产的拖拉机,在新中国建设史中曾经扮演重要的角色。此次特展让拖拉机的模型和其他古代文物一样陈列在展柜中,串联起人们对往日时光的追忆。特展中的双钩书法作品“安乐窝”,取材自司马光等为邵雍在洛阳置办的寓所,展现了古人对居住在洛阳的美好期待。策展团队尝试将这一作品交给观众,邀请观众进行填色、变形和更多的次生创作,将北宋理学家邵雍对洛阳的推崇与当下连接了起来。洛阳博物馆已不是首次推出增强公众参与度的社会教育活动,此前推出的“洛博填色”在线小游戏,让不少参与者在为馆藏文物配色涂色的过程中,获得了对历史文化和工艺传统的全新理解。
从库房到展厅,从馆藏物件到博物馆知识,让公众更多融入博物馆的发展,博物馆才有可能成为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者:徐坚,为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