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应天归德:商丘的天人哲学
首页> 文化强国光明日报协同推广平台> 各地工作站> 商丘 > 正文

应天归德:商丘的天人哲学

  商丘在历史上曾称为“应天”和“德归”。

  “应天”之名源自北宋。北宋的建立者赵匡胤从商丘起家,这样,“宋州”就成了“龙潜之地”,即大宋的发祥地。所以,当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即皇帝位时,国号为“宋”,历史上称为“北宋”。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二月,因赵匡胤曾于乾德元年(963)受群臣尊号为“应天广运仁圣文武至德皇帝”,当皇帝乃顺应天命,将宋州改名为应天府。大中祥符七年(1014)正月,宋真宗又将应天府再次升格,建为“南京”,作为都城汴梁的陪都。

  “归德”之名源自唐末五代时期的后梁。“五代”指北方的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由于这些朝代历史上已经出现过,所以后人在其前面加个“后”字,称之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后唐同光元年(923),唐庄宗将商丘(宣武军)改为归德军,“归德”之名自此始。

  “应天”原意为顺应天命,是历代统治者为自己寻找的护身符,如若反对皇帝,就是与上天作对。这个“天”,今天我们可以理解为天道自然,“应天”就是遵循自然规律,应时而动。“归德”原有“归顺”之意,今天可以解释为“旨归在德”,即要求人们生活和追求的宗旨是心性修养,回归到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上来,提升个人素质,完善自我与他人之人格。

  这里的“应天”与“归德”,与中国古代的“天人之道”有意近之处,故可以借喻为今天商丘的天人哲学。

  在中国历史上,天人哲学也称为“天人之道”,是中国哲学中最为重要的命题之一。司马迁写《史记》的主要目的,就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然后“成一家之言”。今天看来,这一命题涉及人和时空、环境、生物、灾变之间的关系,也关涉古人处理这些关系的理念和智慧、得失与成败。

  我们常说“天凉多加衣”,这既是温馨的提醒,也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必然。所以,《诗经·豳风·七月》说:“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七月火星向下移,九月就要多给衣,没有衣服穿,怎么度过这个年?这是古人的应时而动,也即应天而行。

  《论语·阳货》记载了孔子的一句话,很有意思。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说,天说过什么话了吗?春夏秋冬次第运行,百物自然生长,天没有说什么,任由四季周始,百物生长。孔子在这里为我们道出了一年四季的变化是自然的,不是人为的。所以,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最高的境界,从四季的变化中,我们观察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从万物的自然生长中也看到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规律。

  《荀子·富国》说:“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汙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遵循四时变易的规律,应时而动,老百姓就不缺少粮食,就有鱼鳖可吃,就有余材可用。说的都是一个道理。

  中国人说“德者,得也”。《说文解字》把这个“德”解释为获得的“得”,两者是相通的。究竟得到了什么呢?其实就是得到了“道”。我们经常说的“得道之人”,他所表现出来的品质是“有德”。从外在的方面看,他获得了众人的支持与帮助,从内在的方面看,他获得的是一种心灵的安宁。《论语》上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是什么人?君子就是求道之人,他还在学道的过程中,虽然没有像圣人那样成为“得道之人”,但是他能体会到一种坦荡的状态了。

  1914年,梁启超先生到清华以“君子”为题做演讲,以《周易》“乾”“坤”二卦的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为中心内容激励清华学子发奋图强。此后,学校即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八字为校训。《大学》开篇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就是大人之学,大人就是对“君子”的美称,因此,“大学”的意义,更倾向于指有成就的君子之学。这句话言简意赅地道出了“大人之学”的原则在于发扬光明的德性,革新民心,达到完善的境界。从这点出发,我们就可以解释河南大学“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了。

  商丘文化灿烂,尤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诞生了道家、墨家和名家等元典文化资源,也成为了儒家思想文化的重要来源和传播区。这些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居于主流文化地位,是“圣人文化”,商丘也因此成为了“中华圣人文化圈”的核心地带。春秋战国时期的宋国,是商朝人的后代,周灭商后,封微子启于此,爵位为“公”,是“公”国,在政治待遇和文化发展上均处于优越地位,这种情况与动荡的时代背景相碰撞,从而放出了灿烂的火花。

  商丘是商文化的诞生地,是“华商之源”。“华商之源”这一张靓丽的名片,已誉满华夏。这一品牌定位,凸显了商丘的历史文化,特别是“三商文化”,为文化兴市、商业兴城找到了灵魂,为古代华商文化与当代华商精神的连接找到了纽带,为商丘城市发展与竞争力的提升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2016年9月10日,是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这一天,郑徐高铁开通了,“商丘高铁时代”来临了。在此变化的新形势下,如何打通商丘厚重的历史文化与中国重要交通枢纽的桥梁,如何向东积极对接长江经济带,向西融入中原城市群经济圈,如何响应并服务于“一带一路”,从而推动商丘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就需要秉持“应天”“归德”的理念,继往开来,与时俱进。这样,“华商之源·通达商丘”城市品牌就应运而生,并彰显出了其突出的特色和意义。

  2017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指出:“‘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只要我们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携手努力、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就一定能够让世界更美好、让人民更幸福。”“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出自《淮南子》,大意是说治理国家需要顺天应人,聚合天地万物的力量,则无往不胜,无事不成。团结的力量是巨大的,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积力”和“众智”强调的是集体的力量和群众的智慧,做事顺应客观规律,尊重事物特性,发挥其优势,汇聚各方力量,则事业可得成功。

  大家熟悉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句话,来源于先秦《击壤歌》,是一首淳朴的民谣,也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常识,只有“早睡早起”,才能身心健康。所以,《庄子·让王》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应天归德”四字,既是商丘历史上的地名,也是巧妙借用商丘历史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元素,既凸显了商丘独具的地域特色,又展现了商丘紧跟时代步伐,继往开来,绘制经济社会美好蓝图的决心和信心。从商丘出发的这个天人哲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李可亭)

[ 责编:潘兴彪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