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钢筋混凝土混杂着红砖青石寂寞地在乡村生长,开在这里的书店成了教化人心、滋润心灵的寄托。
在喧嚣的景区,一个个人文与自然美妙相处的书店,也成了游子们的“天涯萦归处”。
走进这些悄然新生的书店,温暖的人性光芒和通往未来的文明浸润,让人们暂且歇脚,构筑起精神家园。
河南省大南坡方所
属于未来的新乡村生活模式
去年10月30日,方所乡村文化·大南坡在河南省修武县大南坡村盛大开幕,这是知名书店品牌“方所”在中国乡村土地上的首次亮相。
大南坡村在上世纪70年代,是远近闻名的煤矿村、富裕村。上世纪90年代后焦作市煤矿经济下滑,在“黑转绿”促进乡村新面貌后,大南坡经济命脉被掐断,一度没落为省级深度贫困村。
2016年,修武县委、县政府开始探索“县域美学”、乡村振兴的路径。亚洲唯一获得伦敦书展“全球最佳书店”奖项的方所,自2011年来已在广州、成都、青岛、西安等一二线城市建立了美丽的书店,同时也十分看好乡村在未来的发展潜力。双方从大南坡项目的酝酿到实施只花了3个月时间。
“我们选择大南坡作为发轫之作,期许深耕浓厚深沉的中原文化,创造中国乡村生活美学空间,将富有生命力的新乡村生活模式带给大南坡。”方所、例外品牌创始人毛继鸿说。
大南坡村是美的。全村有4个自然村,有着完整的乡村空间结构、自然美感和生活记忆,也有河南地方史志文献、乡土文化的内涵元素。
方所乡村文化·大南坡给予乡村足够的尊重。方所的很多员工与当地的村民协同工作,在村民家吃饭、与村民一起归置书店,接触土地,还原当地人文特征。书店坐落在大南坡原大队部范围内,依地形形成下沉窑院、主院和高台院三个具有当地建筑特点的院落,经过改造的碧山工销社零售空间、社区营造空间和戏曲表演空间等,与方所一起形成新型乡村公共文化场域。书店售卖部选书以河南地方史志文献、乡土文化、科普、文艺、建筑、生活美学,以及儿童读物等为主;借阅部选书更贴近当地需求,为本地村民尤其是小学师生提供图书、有声读物的阅览和外借,为村民和观光客提供休憩、聊天的空间,提供咖啡、茶饮和轻餐服务。
方所的目光在未来。“南坡秋兴2020”系列活动中,全国120余位知名艺术家、作家走进大南坡,这里变成融传统文化和当代思潮的文化艺术实验场所;方所希望让儿童、青年、老年人慢慢产生对阅读的兴趣,希望吸引更多年轻人回到乡村,形成良性循环……
“我们相信,乡村的重生,不仅是建筑的更新,更是人的更新、生活的更新。”毛继鸿说。
江西、武汉景区书店
自然与人文的完美邂逅和双向滋养
从2018年3月开始,江西南昌高新区便明确“产业大发展,文化大繁荣”的工作目标,旨在让住在高新区的居民漫步湿地公园,走进城市书房……还举办“瑶湖讲堂”“书山共建”“国庆黄金阅读周”等200余场文化活动,累计受惠群众数十万人次。
位于高新区瑶湖郊野森林公园的瑶湖书房,是南昌首个坐落于公园景区的公共服务阅读空间。“瑶湖书房开放以来就被大家誉为‘最美湖光图书馆’,因为它富有设计感的建筑与自然风光融为一体,让阅读同时成为一种‘阅美’的享受。”正在瑶湖书房看书的江西师范大学学生说。因为天人合一的美妙,瑶湖书房开馆半年来依旧热度不减,共接待读者近12万人次。
南昌市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下一步他们还将打造2000平方米的高新区图书馆、晓美·书馆等文化项目,定位为文化启蒙儿童书馆的晓美·书馆也将在艾溪湖森林湿地公园内揭开美丽的面纱。
井冈山红色书店,则实实在在与5A级旅游景区井冈山实现了双向滋养。该书店年平均客流量10万人次,年销售额约100万元。在转型发展理念的正确指导下,井冈山红色书店在政治、社会、经济三大效益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目前书店主打红色文化,近2万种图书有一半以上为各类红色书籍,设置了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创产品专区和咖啡饮品区、活动沙龙区,通过融入五角星灯、红军草帽吊灯、红军怀旧背包等众多井冈山元素营造红色文化氛围。除了定期组织红色文化研讨会和活动,还举办“中国第一届红色文化出版研讨会”、“世界读书日”送书活动、“江西出版人践行两学一做”等阅读活动,井冈山红色书店成为井冈山又一个党性教育和爱国主义的教育课堂。
在2018年9月28日开张的武汉时见鹿书店,被称为“武汉首家森林书店”,创造了年进店客流千万人次、3年累计会员粉丝超过百万人的佳绩,以它的方式为中部省份制造着新的城市风景。
时见鹿东湖店坐落在马鞍山森林公园湖、东湖风景区边缘,创造了让读者“一边看山、一边看水”的盛景,开业后迅速蹿红,游客纷纷慕名而来,不仅有效解决了周边需求,也间接承担了学生自习室、职场人群的图书馆等功能。
创新需要突破窠臼的勇气
开在乡村、景区的书店,初心都是美好的,但这种创新需要突破窠臼、进入全新未知领域的勇气。
“为景区增加人文素养,成为周边城市居民的‘诗和远方’,满足周边近50所高校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我们开店的初衷。”武汉时见鹿书店东湖店店长徐娥说。
背靠优美自然环境的景区店同样也存在天然缺陷。比如淡旺季分明,工作日与节假日客流量差异巨大,对书店经营管理带来较大困扰。加上图书利润低、文创品变现难、电商渠道冲击、疫情后读者消费习惯变化等叠加影响,实体书店的生死迭代加速上演,景区书店当然也不例外。
为此,时见鹿书店东湖店以弹性用工制应对淡旺季,用科技智能化减少人工成本,持续推动产品和活动“上线”,开拓民宿、轻食等生活业态增加收益,但日子仍显艰难,希望能得到更多企事业机构的合作机会和来自政府的扶助。
位于乡村的方所大南坡店目前势头不错,开业来的日均营业额达到了2000元,单日最高创收2万元。和城市读者不同的是,来这里喝咖啡的人不多,人们来这儿是奔着买书和买书店代售的当地特产的。南坡村所在的西村乡党委书记王华介绍,当地政府的支持,也是乡村书店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无论如何,书店这一缕馨香,已经越过城市跨入中国更广袤的民生空间,通往未来的薪火已经点燃。
专家视角
转型升级、渠道下沉、文旅融合——
书店的创新实践大有意义
张润生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实体书店受到很大冲击,从2012年至2014年,书店惨烈的倒闭潮让出版人着实捏了把汗。但书店作为重要的文化消费场所的本质定位不会动摇。
为鼓励实体书店创新发展,2016年11部门印发《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随后,全国大部分省市陆续出台了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政策措施,从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信贷支持等方面鼓励书店转型升级。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又在拉动文旅消费、推动文旅消费升级中3次强调要加强书店建设,让书店成为促进文旅融合的重要抓手。
中国旅游出版社下属的中国旅游书店也比以往更受业界关注。很多景区也陆续找到我们,希望将中国旅游书店的分店开到景区,我们也尝试洽谈了一些项目。我们的目标之一,是希望书店在服务游客的同时,能够与出版无缝对接,实现有效售卖、数字化和按需出版。
实体书店走进乡村、景区,不仅是这些地区文化提质的需要,也是文旅融合纵深推进和“全民阅读”打造复合式阅读空间的需要,是实体书店转型和渠道下沉的必然选择,但这条路并非一帆风顺。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一些乡村、景区书店陷入经营困境,大家积极尝试由线下向线上转移,努力提高变现能力,寻找转型的突破口。比如一些书店通过直播带货、公众号名家推荐好书等壮大、活跃读者群;通过预售、促销等模式,多元化拓展图书、文创产品的销售渠道;有的书店则从情怀入手,如云南新华书店的“云上乡愁书院”主打“乡愁”概念;陕西留坝书房采取“书店+民宿”模式,浙江桐庐的言几又乡村胶囊书店融合胶囊旅馆、创意书房等,进一步拓展了书店的多元化空间。
书店走进乡村、景区,是书店经营者对实体书店的新型探索。但目前的书店体量相对较小、营销模式单一,自我造血能力有待加强。并且,与传统书店相比,坐落在乡村、景区里的书店其非营利性及公益属性更明显,参与乡村建设、提升景区文化品位等成为首要功能。
这些书店要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我们认为要实现四个“转变”:一是要从产品思维向用户思维转变;二是从书店向文化旅游空间转变;三是从单一模式向多业态、多元化经营模式转变;四是从售书向售体验与交互转变。这些特殊区域的书店,不仅要打造书店的人文品牌,还要体现当地人的精神品格和思想品质。
总之,书店渠道下沉,是个十分值得关注的现象,也是行业释放的明确的前进信号,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乡村、景区、店主、读者群等多方力量参与,才能使这些书店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作者为中国旅游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兼中国旅游书店法人)
书店寄语
点亮乡村文明聚合的一把“薪火”
讲述人:毛继鸿(方所书店创始人)
日本“长效设计”倡导者长冈贤明曾经说过:“城市里的东西是可以从零开始建造出来的,但是乡村的风貌却是我们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法凭空做出的。因为那里有着时间的积淀,需要地形、气候和风土人情共同造就。”
是的,当我第一次来到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西村乡的大南坡村,就被这处中原小村庄深深吸引。它有着完整的乡村空间结构和记忆,老村建筑风格多样,取材于泥砖、石材、青砖、红砖、水泥,坐落于树林与麦田间,整个村庄具有完整的传统村落格局和自然美感。
乡村是土地上生长起来的记忆,有土地的未来,有土地的过去,是文明聚合的薪火,生生不息。
我们的刻板印象中,乡村被形容为“偏僻”“单调”……但方所想让它发生质的改变。在一个朴素而原生态的中原乡村喝一杯美式咖啡,逛“五条人士多店”,打卡高端艺术展览,同时听李带菓和老丹的先锋音乐和当代村民剧团的豫剧……这些都在成为现实。
大家觉得乡村和城市文明似乎是矛盾的。但就像我们身处现代社会、面临AI等互联网新技术冲击,本身就在不断挑战自己的兼容性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乡村的兼容度会超出人们的想象。或许在下一个时代,乡村完全可以取代城市,成为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新引擎。
而不断适应新的时代,不断创造新的文化场景,也是我自己生活的写照。
让阅读回归生活
讲述人:徐娥(武汉时见鹿书店东湖店店长)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写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这是时见鹿书店内涵的由来,我们在武汉的首家“森林治愈系”书店——东湖书店,完美地体现了这种内涵。
东湖店坐落在马鞍山森林公园湖、东湖风景区的边缘,紧挨着华中科技大学等8所高校,我初来这里不禁感叹:这真是自然和文脉的完美融合和蓄力之处。于是,我们打造了三栋依山傍水的半围合的中式庭院,为的是让人们“一边看山、一边看水”,在大自然中沉浸于人文。
大家都知道,武汉是座英雄的城市,在过去一年多的动荡时刻,微小的书卷蕴藏的惊人能量,让即使身处方舱医院病床之上的人也能在惶恐中找到沉静的力量。星布武汉的书店陪伴着市民读者走出精神孤岛、积极自救、向阳而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书店作为城市精神高地的分量和责任感。
时见鹿是一家充满了跨界精神的书店,我觉得它不是卖书的,它是一位现代文化生活的服务商。我们的书店穿行于商区、景区和社区中,我们做的活动包括艺术展览、鹿见学院、时见鹿优品、文化会展,我们的书店空间集图书、文创、少儿、咖啡、禅茶、轻食、民宿、讲座、展览于一体,就是一个个复合式的美学生活空间。
就像我们希望的那样,诗和远方只有贴近人们的生活才有生命力,我们希望最终能让阅读回归自然、回归生活。
培育出一片会呼吸的文化森林
讲述人:张薇薇(美·书馆负责人)
春日的艾溪湖森林湿地公园,绿草如茵、鸟语花香。伴随着柚子花的芬芳,我们刚在湿地公园结束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读书会。像这样的文化活动,开放2年来,我们已经举办了超过200场,覆盖了文化、艺术、科普、生活、党建等方面,接待了超过45万的读者。
我们书馆采取政府主导、企业运营、全民共建的经营模式。承担阅览室运营的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团队,他们知道跨界经营,知道和年轻人交谈,大到书馆布局设计细到书籍采购,都充分考虑了读者的需求;他们也懂得发挥粉丝文化的影响力,让美·书馆拥有了一批忠实的粉丝。
游客不仅能在景区的秀色美景和书香氤氲中放松身心,还能凭身份证免费借书,许多游客慕名而来,让这里成了大自然中的“网红”文化打卡地。
除了政府支持,全民阅读、文化活动普及带来的良好影响,我们的“文化志愿者行动”真正让我们有缘与图书文化的一代举步同行。“一日馆长制”邀请资深读者参与书馆的日常管理,一些身怀绝技的读者可以在这里分享自己的特色公益课,一共有几千名志愿者参与我们的公益实践,帮扶不方便人士行动,参与养护景区花草植被,捡起景区里的垃圾……
我们希望以书馆为载体,能培育出一片会呼吸的文化森林,给景区和整座城市带去真正深入人心的文化精神。(郑洁、王竹青、瞿祥涛)